最近,有美国学者披露了一份名为《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络利润》的研究报告。该研究报告称:“每售出一台iPhone手机,苹果公司就能获得其中利润的58.5%。”
据悉,这份报告由美国加州大学的林登、克拉莫以及美国雪城大学的德瑞克三位教授合作完成。其中针对iPhone手机利润分配的研究显示,2010年,苹果公司每卖出一台iPhone,就独占其中58.5%的利润;占有利润排在第二的是塑胶、金属等原物料供应国,占去了21.9%;作为屏幕、电子元件主要供应商的韩国,分得了iPhone利润的4.7%;其他利润分配依次是:未归类项目占去4.4%,非中国劳工占去3.5%,苹果公司以外的美国从业者获得2.4%,中国内地劳工获得1.8%,欧洲获得1.8%,日本和中国台湾各获得0.5%。
三位教授并不是首次调查苹果产品的全球产业链,2007年他们三人就曾对iPod进行过分析,结果显示当时每台售价299美元的iPod中,苹果获得80美元,在中国内地的组装成本估计仅为4美元。三位教授通过分析iPhone和iPad全球供应链的价值分布发现,苹果公司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绝对控制权,供应商能不能赚钱得由苹果说了算,因此苹果总是能分走产品利润中的最大一份,产业链中的其他环节却只能拿到很少比例。
一位业界人士分析,iPhone产品是优秀的,但是其实许多人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点,苹果在做出强大的手机产品的同时,也“编织”出一条极其强势的盈利模式链条。
●一台手机成本如何算
iPhone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只有短短5年时间,而且这5年期间苹果公司也仅仅推出了5款手机产品:iPhone、iPhone 3G、iPhone 3GS、iPhone 4、iPhone 4S。许多人都觉得苹果产品卖得贵,高利润率,但成本却很低。来自美国的一家市场研究公司的专业分析师把 iPhone 4S拆开,逐一调研每个零部件的价格,最后得出结论,iPhone 4S的成本价仅112.89英镑(约合1130元人民币),成本仅为售价的23%。这位分析师指出,iPhone 4S某些零部件的确很高端,如触屏显示器就是所有零件中最贵的,其成本价高达23.09英镑(约合230元人民币)。但是,更多的零部件价格比想象的便宜。
关于手机的成本问题,记者采访了曾在爱立信公司任职的一位工程师。他告诉记者,10年前,在数字移动电话刚刚取代模拟大哥大的时候,以当时销售火爆的爱立信788c——最袖珍的翻盖手机为例,它的零件组装成本约合500元人民币,而市场销售价格却在7000元人民币左右。但是手机的成本并不能这样简单、机械地计算。手机的真正价值不在于零件,也不在于把零件组装起来,从产品研发、购买专利技术、系统设计,进入生产环节的开模、加工……到销售环节的物流、仓储、店铺、人工等等,仅仅机械地累加零部件的成本,是很可笑的算法。另外,不论是汽车还是电子产品,高端设计都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,生产线则设在东莞、昆山或者越南、泰国。不过苹果接近六成的获利比例,在业界还是罕有的。这在数字移动电话刚刚起步阶段也是不多见的。它可能与苹果公司的经营理念“掌控更多的自主权”分不开。iPhone产品是强大的,但是其实许多人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点,苹果在做手机的同时,顺便创造出了崭新的产品盈利模式,在源头主控了未来移动通信市场的利益格局。
●运营商:打碎牙齿肚里咽
与苹果公司合作的运营商赚钱难,最有话语权的公司非AT&T莫属。AT&T的iPhone用户一直被评为苹果的最忠实使用者。当第一代iPhone还在襁褓之中,乔布斯就已经与AT&T当年的CEO开始洽谈合作事宜。AT&T因为苹果赚取了可观的利润,但是,它却接受了史上最苛刻的合作条件,被苹果分走了本应落在运营商口袋里的钱。
iPhone首次在国内发售的场面,许多“果粉”仍旧记忆犹新。限量发售、雨中十几个小时的排队等待……iPhone给“不得志”的联通造势,成为联通最抢眼的一大单生意,而联通却并未因此而“开怀”。与其他运营商相同,联通销售iPhone主要也是通过合约的方式把用户与运营商进行捆绑,运营商投入大量终端补贴。因此,对于运营商来说,卖手机几乎不存在利润空间。“之所以与苹果公司合作,是希望通过用iPhone产品吸引更多的高端用户入网,至于利润,几年以后才能见分晓。而且我们还在绞尽脑汁、想方设法提高这些在网用户的黏度,这是一场持久战。”联通有关人士说。
美国移动运营商Cellular上周发表了《我们不欢迎iPhone》的声明,他们不愿意赌上十几亿美元和苹果打持久战。Cellular的决定点出了许多消费者与没有销售iPhone的运营商所无法理解的问题核心:iPhone不是人人都能卖的。或许销售iPhone对品牌形象与电信网络利用有帮助,但却可能是财务结构的隐形杀手。Cellular不欢迎iPhone是因为销售iPhone带来的营收与获利远远比不上运营商对苹果的补贴成本。
在日本,苹果禁止运营商在iPhone预装软件的政策成为其与日本第一大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合作的主要障碍。据报道,苹果和NTT DoCoMo就iPhone合作事宜的谈判日前已陷入僵局,因为两家公司在预装运营商专有软件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。NTT DoCoMo总裁兼CEO山田隆持表示,由于某些特定要求,公司无法将iPhone引进其网络。山田隆持说,苹果要求运营商做出大量采购承诺以及封闭的iOS操作系统是目前谈判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。目前,越来越多的日本消费者不再愿意使用价格昂贵的通话套餐,运营商也转而将盈利重点放在数据流量收益上。
●经销商:卖苹果挣不到钱
一位经营多年电子产品的经销商向记者透露,苹果产品并不能让他赚到钱。虽然消费者对苹果产品的热度空前高涨,每天都有前来询问的顾客,但是许多经销商并没有多大兴趣做这些苹果散客的生意。原因之一是苹果产品的价格比较透明,所以利润空间就比较有限;再有,苹果的营销模式导致它的走货量较低,所以不可能做到薄利多销。“有朋友要,才帮着带一两个。”这位经销商说,“苹果产品做着费劲,挣钱难。”
●苹果打造强势产业链
专家指出,许多人把苹果的成功,归结为其创造出杰出的产品,但是在iPhone诞生之初,苹果就已经为其规划了每一步“前进的方向”,苹果公司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绝对控制权,因此苹果总是能分走产品利润中的最大一份。
专家分析,苹果的大批量生产和统一的型号减少的成本,也是其拉高利润率的另一途径。比起诺基亚、三星等老牌手机制造商,苹果的手机型号可以说是最少的。这也是其优势之一——使用统一通用的部件,降低零部件的采购成本。同时产品线单一,也降低了维修和设计成本。
谈及全球手机市场的营收状况, Canaccord Genuity分析师华克里指出,苹果4年前的手机盈利占产业比例只有4%,诺基亚则高达67%,如今,诺基亚第三季的比例只有4%,低于前季的7%。对于苹果未来的发展状况,分析师也相当乐观,称市场目前对苹果最新款iPhone 4S和旧款手机都表现出强劲需求,苹果有望在第四季度获取整个行业利润的60%以上。这些足以给手机市场的发展制造出更大的悬念……(北京青年报 曹芳)
调查显示
安卓平台APP广告流量近五成
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长以及移动应用的下载普及,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网络精准营销也打开了一片蓝海。2010年中国移动广告市场规模达到17.4亿元,2012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5.2亿元,2012年也将成为中国移动广告市场的爆发年,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前景普遍被看好。
日前,国内领先的数字营销专家艾德思奇(adSage)公司公布了一份《2011年mobiSage智能移动广告平台数据报告》,该报告针对移动广告平台进行了统计与数据分析,其中来自安卓智能系统终端的APP广告流量接近50%,远超于iPad和iPhone终端平台。
在各类移动终端设备APP广告流量分布中,安卓广告流量占比最大,达到48.86%,其次是iPad的27.52%和iPhone的18.96%。谷歌自从推出安卓以来,各大手机厂商纷纷与之合作推出了大量搭载该智能系统的手机,用户数量的猛增直接导致其APP广告流量稳居第一位。
报告指出,自2011年4月至2011年9月,6个月中iPhone和iPad的APP广告月流量一直保持着平稳增长,而安卓平台自7月份以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,所占比例从10%一跃到9月的超过40%。
数据显示,目前手机wap网站上的广告市场份额最大的仍然是塞班系统,达到43.41%,这主要是因为该系统终端的市场保有率较高;而安卓系统也有不俗表现,达到29.5%,相信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,将会逐渐缩小与塞班的差距。
报告指出,移动广告用户最活跃的时间集中在午间、睡觉前以及起床后,其点击率最高的时间段在20:00-22:00之间。
报告中对不同类型广告的点击率也做了详细的统计,广告形式以动态图片、静态图片、文字广告为主,其中动态图片的点击率明显高于其他形式,文字广告点击率最低。这是因为文字广告主要是在wap网站上投放,点击率较APP广告投放来说很低。